在美国和印度宣布重启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之际,印度又面临了来自美国的新一轮打击。依据美国对印度运营的伊朗恰巴哈尔港的最新决定合法配资平台,自9月29日起,在该港口工作或从事相关活动的印度个人与企业可能面临制裁。这使得印度的第一个海外港口项目以及规划中的“南北走廊”互联互通计划面临着更不确定的未来。
取消对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是美国近期不断针对印度打压和胁迫的最新举动。最近几个月,华盛顿与新德里之间的摩擦争执不断,两国关系持续走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当地时间9月28日发出威胁,称印度“需要被修理”。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表示,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以来不断对印度施压,实际上是印度在美国国家战略中地位下降的结果。美印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特朗普和莫迪两人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加剧,最终导致两国关系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则表示,特朗普希望通过不断向印度施压,迫使印度“出钱出力,主动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成为类似日本的‘小跟班’”。但对莫迪而言,其国内政治现状和自身政治利益决定了印度不会大幅度向美国妥协,未来两国关系即使缓和也不会回到拜登政府时期。
美国政府宣布撤销对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恰巴哈尔港位于伊朗东南沿海的阿曼湾沿岸,距印度古吉拉特邦重要港口坎德拉港仅550海里。印度媒体称,这一港口为印度提供了绕开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的便捷通道,是印度“南北走廊”计划中的关键节点。自2016年以来,印度对该项目投入巨资,已投入20亿卢比(约合1.6亿人民币)。港口的吞吐量一直在稳步增长,政府官员和专家曾希望港口全面投入运营将显著促进贸易、税收,并提升德里的战略影响力。
美国外交政策专家迈克尔·库格尔曼认为,美国的举动对印度是一个战略打击。恰巴哈尔港是印度互联互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峰分析认为,取消对恰巴哈尔港的制裁延续了近期美国持续向印度施压的势头。恰巴哈尔港在印度的西进战略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扩大对阿富汗、中亚的影响力,化解能源进口风险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美国借此进一步向印度施压。
刘宗义表示,美国取消对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会对印度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过去这些年,恰巴哈尔港建设和印度提出的互联互通计划一直进展缓慢,美国的制裁进一步影响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建设恰巴哈尔港不仅需要印度自己投资,还需要吸引其他国家的投资。美国实施制裁后,其他国家不敢投,凭印度自己的财力和能力,很难把项目推进下去。
实际上,美国取消对恰巴哈尔港的制裁豁免给近期持续走冷的印美关系再浇上一瓢冷水。过去几个月美印间的种种龃龉和摩擦,早已让曾经的“21世纪的决定性伙伴关系”成了“该被修理的对象”。而在8月份美国针对印度的惩罚性关税措施生效后,印度成为仅有的两个被华盛顿征收50%关税的国家之一。年初莫迪与特朗普定下的2030年将两国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的目标,如今也鲜少有人再提起。
印度媒体称,让美印关系急转直下的是6月17日两国领导人的一通电话。特朗普当时邀请莫迪在返回印度前访美,并表示自己斡旋了印巴停火,应该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但他的说法没有得到印方的认可。从后续的进展来看,特朗普似乎对印度的做法一直耿耿于怀。他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演讲时,再次吹嘘自己在过去7个月里结束了包括5月印巴新一轮冲突在内的7场战争,还指责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俄乌冲突的“资助者”。
更让印度人“扎心”的是,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和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举行会谈。夏巴兹在会谈中盛赞特朗普是一名“和平主义者”,感谢他斡旋了印巴停火,还正式邀请特朗普访问巴基斯坦。
刘宗义表示,美印关系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出现逆转是美国国家战略调整的结果。多年来,美印除了在“遏制中国”这一问题上有共同利益之外,在很多领域的利益并不一致。此外,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更多关注美国自身,特别是实现“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与印度政府希望全球产业链向印度转移、实现“印度制造”的目标背道而驰。“美国优先”和“印度优先”的冲突是根本性的。
在钱峰看来,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其地缘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拉上印度围堵、牵制中国”。但现在白宫的战略关注更多退回到美国本土和美洲地区,这实际上导致印度在美国整体战略中的排序和重要性下降。同时,本届美国政府将经济安全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想要扭转贸易逆差、争取更多产业回流,印度也就成了“当仁不让的目标”。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施压,印度也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9月22日至24日,印度代表团前往华盛顿,会见了美方代表,就一项潜在的贸易协议进行讨论。有印度学者认为,美印将在一两个月内达成贸易协议,但双方可能都不会对结果感到满意。印度政府正全力推进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积极实现出口多元化和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应对美国关税的影响。
印度媒体称,在美国的压力下,印度与俄罗斯等国寻求更加务实的合作。在最近与东盟和非洲国家的接触中,印度也在为更多元化、更少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布局奠定基础。不过,报道也强调,新德里仍然深度投资于与华盛顿的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在国防互操作性和技术转让领域。
刘宗义表示,5月份的印巴冲突实际上将印度的安全软肋暴露在了国际社会眼前。经此一役,印度也知道在防务领域能够依赖的可能也只有美国了。如果未来印度政府仍将国家安全作为一个首要任务,那么跟美国的合作仍不可避免。最终的方向,其实是看印度怎么跟美国妥协。但归根结底,印美关系肯定不会像拜登政府时期那么紧密了。
8月31日至9月1日,莫迪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莫迪自2018年以来首次来华。钱峰分析指出,印度最近的一系列外交动作可以看作是对此前过分倾向美国的回调。印度看到了过分倾向美国存在的风险。在被美国打压后,印度无论在经济合作上,还是在外交战略上,都开始实施多元化的策略。无论是经济层面与中国、日韩、东盟和欧洲进一步发展经贸合作关系,通过经贸合作多元化的网络来抵御美国关税造成的冲击合法配资平台,还是在外交层面延续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改善与中国的全面关系,实际上也是印度回归一直以来的外交政策主轴的举动。
胜亿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